阿壩州汶川特別旅游區(qū)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漩三路,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重建后特別開發(fā)的紀念性和文化主題景區(qū)。
阿壩州汶川特別旅游區(qū)涵蓋汶川南部的三江鄉(xiāng)、映秀鎮(zhèn)和水磨鎮(zhèn),由震中映秀、水磨古鎮(zhèn)、三江生態(tài)旅游區(qū)組成,毗鄰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和青城山風景區(qū),是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的棲息地,也是世界最大的“植物活化石”珙桐生長區(qū),這里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(tài),有藏、羌民俗文化,茶馬古道歷史文化,是集觀光、體驗、避暑度假于一體的風景區(qū)。
一、水鄉(xiāng)藏寨
“5.12”汶川特大地震后,三江鄉(xiāng)以獨特的自然水系為核心,建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水鄉(xiāng)藏寨包括牌坊、水車景觀、明月亭、藏家風情園、購物長廊、游客中心等。
二、禪壽老街
禪壽老街全長1300米,平面呈“U”形分列布局,兩側分布的春風閣、大夫第、萬年臺、字庫、白塔等建筑風格集中國傳統(tǒng)建議體系之大成,是典型的羌、藏、漢相結合的明清風格建筑,具有輪廓清晰、布局深蘊、多軸線明確等特點,體現了古人“天人合一”的建筑思想和設計理念。
三、喇嘛寺
喇嘛寺建于清代嘉慶年間,為瓦寺土司祖祠,供瓦寺土司塑象和三世佛。1958年拆毀,現寺廟為近年重修,位于中河、黑石河交匯處的山丘上,王保墓亦在建于此上。
四、漩口中學遺址
漩口中學在2008年“5.12”汶川特大地震中所有校舍建筑下沉、坍塌,震前建筑為5層,震后5層樓只剩下3層,3樓變?yōu)?樓,原本的1樓2樓變?yōu)樗樾肌d隹谥袑W損毀嚴重,災后重建中,為了銘記、保留這段歷史,漩口中學的廢墟被作為遺址完好地保留了下來,是“5.12”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得到較為完整保存的大型遺址,也是2008年“5.12”汶川特大地震中央周年祭奠儀式會場。
五、百花大橋遺址
百花大橋地處汶川縣漩口鎮(zhèn)和映秀鎮(zhèn)交界處,是國道213線通往阿壩州和轄區(qū)13個縣的必經之路,也是貫通阿壩州交通樞紐的重要節(jié)點。在“5.12”汶川特大地震中,百花大橋徹底損毀,已無法恢復使用。
六、映秀灣公園
映秀灣公園曾是映秀小學遺址,在5.12汶川特大地震中震塌,這里罹難同胞260人, 地處斷裂帶上,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物,阿壩州汶川特別旅游區(qū)將其打造為集生態(tài)觀光、游客集散為一體的映秀灣公園。
七、春風閣
春風閣是根據水磨古鎮(zhèn)歷史文化,結合藏羌漢民族建筑特色而修建的景觀建筑,主題建筑秉承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營造法式,細部裝飾具有濃郁的宗教和藏羌文化色彩,是多民族文化的有機融合,體現出各族人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堅韌性和凝聚力,是民族大團結的有力見證,亦是登臨觀瀾的絕佳場所。
八、西羌匯
西羌匯坐落于水磨鎮(zhèn)春風閣腳下,東臨壽溪湖,是水磨標志性景觀之一。 西羌匯建筑平面由正方形演變而來,建筑立面結合羌碉特色。西羌匯將現代的建筑、裝飾藝術與傳統(tǒng)西羌文化相結合,并融入佛山陶瓷藝術元素,具備展覽、演出、會議、接待等多項服務功能。 西羌匯展現了汶川特大地震后人們自強不息重建家園的精神面貌,寓意生命的延續(xù)和文化的傳承,蘊含佛山水磨之間血脈相連的山水深情。
九、水磨亭
水磨羌城總占地面積61117平方米,是災后重建的民心工程,建筑結構9度設防,把羌寨建筑的石結構、泥結構、石木結構、木結構等建筑方式綜合運用,傳承并發(fā)揚羌族建筑文化,體現了會從古樸、粗放的傳統(tǒng)建筑群落邁向現代化城鎮(zhèn)的新羌城概念。
有山團建專注汶川特別旅游區(qū)團建一站式服務,專屬策劃師私人定制更有創(chuàng)意更有效果的汶川特別旅游區(qū)團建活動方案,超過100名資深領隊和專業(yè)培訓師,可提供8-20000人汶川特別旅游區(qū)團建一日游/二日游/三日游/四日游/五日游/定制旅行,一切以客戶為中心。有山團建專注高端團建、中高管領導力修煉、賽事活動、文化賦能,致力于幫助企業(yè)升華企業(yè)文化,打造更有凝聚力更有戰(zhàn)斗力的團隊!
推薦:北京團建方案 團建項目 年會策劃公司 北京團建公司 雁棲湖團建 金海湖團建 古北水鎮(zhèn)團建 水長城團建 海坨山谷團建 公司運動會 企業(yè)家庭日 趣味運動會 30人團建 50人團建 100人團建 200人團建 500人團建 開年團建 開工團建 年中團建